成都家电维修网,经过我们9年的努力,网站很受广大维修网友的一致好评!鉴于此,我们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未来的要点是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更加专业化,行业化,目标是让这里成为我们家电维修人员的门户网站。网站根据各种内容分别设立独立的栏目,提供相应技术维修资料、维修信息、EPROM数据下载、图纸下载和在线维修视频讲座,为家电维修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平台。几年来,家电维修技术资料以其全面、快速的维修资讯和资源下载,吸引和影响了众多维修从业和业余人员。网站目前也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已经成为维修人员必去的站点。我们力争发表更多的原创维修资料,打造成为全国家电维修行业资料门户!
我们是谁?
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敏锐、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的队伍,我们是一群有经验的维修技术者,我们有着丰富的实践,我们热爱维修技术,追求卓越,喜爱探索。我们是最有活力,最有创新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家电维修资料技术打造成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之一!
主营:制冷 家电 厨卫 小家电 进口 商用电器-维修|安装|清洗|维护
成都家电维修首页 > 成都地区简介 > 美丽成都市
成都 (四川省省会)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 下辖11区、4县,代管5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1604.5万人。
行政区 | 面积 | 政府驻地 | 下辖政区 | 备注 |
---|---|---|---|---|
武侯区 | 75 | 浆洗街街道 | 17街道 | 4个街道实行托管 |
锦江区 | 61 | 书院街街道 | 16街道 | - |
青羊区
|
66 |
新华西路街道
|
14街道 | - |
金牛区 | 108 | 抚琴街道 | 15街道 | - |
成华区
|
110 |
猛追湾街道
|
14街道 | - |
龙泉驿区
|
557 |
龙泉街道
|
4街道、7镇、1乡 | 7个镇挂街道牌子 |
温江区 | 277 | 涌泉街道 | 4街道、6镇 | 6个镇挂街道牌子 |
新都区
|
497 |
新都街道
|
3街道、10镇 | 10个镇挂街道牌子 |
青白江区 | 379 | 红阳街道 | 2街道、8镇、1乡 | 7个镇、1个乡挂街道牌子 |
双流区 | 1032 | 东升街道 | 8街道、18镇 | 18个镇挂街道牌子;2个街道、12个镇实行托管 |
郫都区
|
438 |
郫筒街道
|
3街道、13镇 | 13个镇挂街道牌子;2个街道实行托管 |
蒲江县
|
583 |
鹤山街道
|
1街道、7镇、4乡 | 1个镇挂街道牌子 |
大邑县
|
1327 |
晋原街道
|
1街道、16镇、3乡 | 2个镇挂街道牌子 |
金堂县 | 1156 | 赵镇街道 | 1街道、18镇、2乡 | 8个镇挂街道牌子 |
新津县 | 330 | 五津街道 | 1街道、10镇、1乡 | 5个镇挂街道牌子 |
都江堰市 | 1208 | 灌口街道 | 5街道、13镇、1乡 | - |
彭州市 | 1420 | 天彭街道 | 1街道、19镇 | 2个镇挂街道牌子 |
邛崃市 | 1384 | 临邛街道 | 1街道、17镇、6乡 | 2个镇挂街道牌子 |
崇州市 | 1090 | 崇阳街道 | 1街道、18镇、6乡 | - |
简阳市 | 2214 | 射洪坝街道 | 4街道、25镇、29乡 | 4个镇、8个乡实行托管 |
2017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9.3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00.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998.2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7390.3亿元,增长8.9%。 [11]
历史沿革编辑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金沙遗址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成都在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次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时又分剑南为东西两川,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而成都府依然不变。
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割据“三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康熙年间,满清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并繁荣至今。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
民国元年(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满清时期担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民国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
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成都成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
195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各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后,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3]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14]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通过,将计划单列市确定为副省级市,成都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全国15个副省级市之一。
2016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住建部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9]